土豆自述:我曾数次救人于饥荒

科学26,670 views阅读模式

   古往今来,翻阅人类食品文化的重要篇章总少不了我——小土豆的身影。文明进步、社会发展有我的巨大贡献,我与人类的故事源远流长。

我学名叫马铃薯,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块茎可供食用,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,仅次于小麦和玉米。在我国,我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,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《松溪县志食货》。如今,中国老百姓更喜欢直呼马铃薯为“小土豆”……

荷兰画家梵·高有一幅著名的油画《吃土豆的人》,描绘了18世纪中叶欧洲一个普通农民家庭,围坐在一张圆桌前吃马铃薯的景象。这样的场景,也曾出现在中国近代文学家汪曾祺笔下,马铃薯是他描述过的“人间美味”。在中国的传统相声段子《报菜名》里,炒马铃薯被直白地称作“炒金蛋”,听着就让人顿生好感。如今,马铃薯更是频繁出现在电脑游戏、电影动画中,憨厚坚毅的形象着实让人喜爱。

从乡土情怀的代表,到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,别看我只是个其貌不扬的圆疙瘩,却曾经有许多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大举动。

在距今大约8000年前,我生长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秘鲁和智利一带。1000年后,美洲的一支印第安部落在一次大迁徙途中发现了我。饥寒交迫的日子里,我挺身而出挽救了部落族人的生命。为此,他们在安第斯山脉海拔3800米以上的喀喀湖区附近安营扎寨,以狩猎和采集为生,并最早尝试对我进行栽培。这些印第安人还认为,我是上苍赐予的礼物,并把我奉为“马铃薯神”。

十六世纪初,西班牙殖民者发现了美洲大陆,并把我当成“奇珍异草”带回欧洲,我那些“美味、高产、耐寒、耐旱、超好养活”以及“再怎么粗糙、贫瘠的土地也能任我生长”的优点并未引起人们注意,我反而被优雅而浪漫的欧洲人当做“时尚单品”来追捧。

1785年,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寿宴上,法国军队的药剂师巴孟泰尔向玛丽皇后献上了一束“土豆花”。我一度被视为观赏植物,在宫廷贵族的花园里虚度时光。再后来,玛丽皇后经常用土豆花装饰自己的衣服和帽檐。她酷爱土豆花的举动,成为欧洲贵妇们竞相效仿的时尚风向标,我的文化价值迅速飙升。

然而,与文化价值背道而驰的却是我的食用价值。当时欧洲一些神职人员认为,《圣经》里并没有关于“小土豆”的任何记载,加之我最初是美洲人的食物,致使欧洲人对食用我“敬而远之”。

是土豆总会有“香味”,伯乐很快出现了。法国一位学者帕蒙帝埃,率先发现了我的诸多优点,便致力于推广土豆种植产业。直到今天,人们如果看到某一道法国大餐的菜名中有“帕蒙帝埃”,就说明这道菜是以“我”为主料烹饪而成的。

十八世纪末,法国农业歉收,粮食供给严重不足,我终于大显身手,解决了法国北部的一场饥荒。当时,整个欧洲处于剧烈社会动荡期,欧洲国家的两大交战集团为争夺殖民地爆发了长达7年的战争,各国都面临粮食紧缺的严峻考验,我逐渐成为造福百姓的食物。英国时事评论家科贝尔在1818年发表评论说:“人人都颂扬马铃薯,全世界都喜欢马铃薯,或者假装喜欢马铃薯——那其实是同一回事。”

此后,我的美名世界闻名,有位爱尔兰父亲在谈到他如何养育了一大群健康的孩子时说:“这些都得益于马铃薯。”据史料记载,1845年之前,爱尔兰150多万农业工人没有其他收入养家糊口,300多万小耕种者主要靠马铃薯维持生计。

我的种植推广促进了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,从1650年的1.03亿增长到了1840年的近2亿。不过上帝并没有打算永远眷顾欧洲,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席卷了欧洲,并导致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跨洋大移民。

1845年的秋天,一艘载满播种用土豆的货船携带“马铃薯枯萎病”病毒从美洲出发抵达比利时。病毒很快袭击了整个欧洲的马铃薯种植业。随后两年,我在欧洲几乎绝收,饥荒很快降临在以我为主食的欧洲人民头上。这场“黑死病后欧洲最严重的灾难”,造成上百万人口死亡,以及更大数量人口的流离失所。

受灾最严重的国家是爱尔兰。研究表明,仅3年时间,爱尔兰全国有110万人踏上了逃荒之路,这一事件也成为19世纪最为重要的一次人口迁徙。据说,他们中多数人选择赶往大西洋彼岸碰运气。

而此时,美国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西部大开发。大批欧洲移民的到来,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新劳动力和新消费者,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推进器。

到了19世纪末,随着大批工人队伍的出现,快捷便利的食物成为美国广大工人阶级的新宠。油炸薯条立即成为美国人口中的美食。而给我带来最大福音的,来自当时一个毫不起眼的发明。20世纪20年代,一种马铃薯自动削皮机在美国研制成功,薯片和薯条从此可以大规模生产,经过深加工的我给美国带来了经济发展的蓬勃春天,我的作用再次显现。如今薯条和薯片已经被中国百姓所熟知,成为老少皆宜的休闲食品。

目前世界人口又出现剧增,粮食短缺的可能并不是危言耸听。危机的苗头一旦出现,我“小土豆”随时听令,拯救生灵!

原地址:http://163.fm/BONa5tb

  • 土豆
  • 粮食
美国登月计划是个惊天骗局,多半实锤了 科学

美国登月计划是个惊天骗局,多半实锤了

很早很早之前我就听说过“登月是个骗局”这个论点。当时我是不信的,甚至于很久很久的时间,我都是不信的,不太相信这件事会作假,而且当时美国的竞争对手苏联,也没有明确指出美国在登月上作假。 当时我的理由大概...
鱼缸里的清道夫被吃了,感觉鱼类的世界好残酷 科学

鱼缸里的清道夫被吃了,感觉鱼类的世界好残酷

其实我是不懂养鱼的,只是觉得有个鱼缸比较漂亮。买了四尾孔雀鱼,放在鱼缸里,当晚死了三尾。有一尾从鱼缸里蹦出来死了,其余两尾似乎是因为缺氧,剩下一尾银色带竖条纹的鱼坚强地活着。但是水体已经变绿。 随后,...
练书法把砚台磨穿——这事究竟有没有可能? 科学

练书法把砚台磨穿——这事究竟有没有可能?

我是不太喜欢用墨汁的,我练习书法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压力,而手里拿着一个墨条,在砚台里面画圆摩擦,显然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。你甚至可以闭上眼睛作这件事。 这个过程使我想起一件事:年幼的时候,我听过许多有关...
[科学松鼠会]肠道:你的第二个大脑 科学

[科学松鼠会]肠道:你的第二个大脑

本文为小红猪抢搞第70期作品 译者:伏维阁主  【图片作者:萨姆·福尔克纳(Sam Falconer)】 无论是转换心情、做出决策还是采取行动,你头顶的那个大脑,都不是你身上唯一一个进行思考的部件。 ...
评论  2  访客  2
    • maillot saxo bank 2

      我喜欢吃炸土豆~

      • 沉鱼落雁随笔 1

        吃饱与吃好的区别吧

      发表评论

     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      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
      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