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的案子宣判了,好奇地搜了一下刘志军的人生履历,惊奇地发现,在最初,刘志军竟然只是个养路工,而二十多年来,从一个养路工到铁道部大佬的蜕变,完全靠一个词:婚姻。
根据新闻资料显示,刘志军第一任妻子给他提供了一位亲叔叔:武汉铁路局局长。结婚几年后,刘志军从局长手中接过接力棒,就跟老婆离婚了。不久后又与某高官的女儿结婚(不知道此高官是谁,新闻里没说,背景应该相当深厚),然后就是进京,进京后又与第二任妻子离婚——因为岳父退休了。然后就是第三任妻子,据说是普通公务员,背景玄幻,不得而知,但想必不会是最普通的那种公务员。这种抛妻弃子的势利小人,竟然最终能坐上铁道部部长的宝座,而且已经为铁道部未来选好接班人,可想而知中国社会的逆向淘汰已经变得多麽厉害。
翻了翻网上的帖子,发现有人将刘志军、邓文迪的案例和巴菲特、比尔盖茨做比较(因为巴菲特的老爹是国会议员,比尔盖茨的妈妈是IBM高层),试图说明整个世界范围内成功人士必须有背景。但我觉得这种理论很是荒谬,单从IT行业来说,美国有很多像乔布斯以及马克扎克伯格之类的人物。而比尔盖茨之所以能把操作系统卖给IBM,应该不仅仅是他老妈在IBM工作的原因——过去十五年的微软操作系统什么样大家都知道,其老妈只是个促进因素罢了,而且人家是做产品的,跟做官的没太大可比性。另外即使在上行路几乎不通的中国,也有郭敬明这样草根走向前台的人物存在,所以,那些帖子仅仅是在给自己的无能找理由而已。
再说刘志军这个案例,可以说基本上反映了最近几十年中国的国情——除了权力和钱,其他一切都是可以丢掉的。而且,这种情况实际上在愈演愈烈,人们认为钱与成功呈正比,没钱即是失败者,有钱就是成功者,按说身在这么个荒诞时代,应该是作家辈出的时代。想到这里我忽然有些激动,连忙到微博上发了个帖子,也算为成为作家做点努力。点了发送,刚要回头欣赏一下自己的作品,却发现一个提示:此条微博不存在。于是,我只好回去睡觉,期待能做个中国梦。
1F
国内这种权力和金钱的状况一时半会是改变不了的了。
2F
哈哈,有深度
3F
刘志军引进高铁为什么没有美国通用公司的?而中国环境最恶劣的地方青藏高原用的是通用公司的产品。什么原因?当初引进高铁一个厕所几千万。金子做的?这里面是否涉及到国家的钱利用引进高铁洗到国外?
4F
刘志军当年引进国外高铁时中国已经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,但为什么他还要引进国外高铁?是否想把铁道部的钱洗到国外私人账户?看看《奔腾年代》就知道国内自主研发的高铁有多难。刘志军在台上那几年年年亏损。我不否认刘志军投资国铁。但是否利用上项目把铁道部的钱洗到国外?刘的上一任傅置寰年年盈利
B1
@ 天通苑 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故障率高,速度低,轴重大,无法适应客运专线跑300km/h的需求。引进外国的动车是因为外国的动车先进,你看看中国的汽车,自主品牌是什么地位。你再看看中国的动车和高铁技术,现在能出口到海外。CR400系列都是自主知识产权的运行时速可达到350km/h的,正是因为我们学习各家的技术,才有了今天的强大。